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教学研究详情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制课程标准

2022-04-30

义务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 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课程标准,坚持 了正确的改革方向,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作 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 “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 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 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义务教育课程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修订完善。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 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修订原则

(一) 坚持目标导向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循。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二) 坚持问题导向

       全面梳理课程改革的困难与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细化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 坚持创新导向

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

三、主要变化

(一) 关于课程方案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 在保持义务教育阶段九年9522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课 程设置。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 “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 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 选择开设。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 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 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二) 关于课程标准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 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一 评” 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 “为什么教”“教 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 “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 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 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目  录

一、 课程性质 

二、 课程理念 

三、 课程目标 

(一)核心素养内涵 

(二) 总目标 

(三) 学段目标 

四、 课程内容 

(一)第一学段(1〜2年级) 

(二) 第二学段(3〜4年级) 

(三) 第三学段(5〜6年级) 

(四) 第四学段(7〜9年级) 

五、 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二)学业质量描述 

六、 课程实施 

(一)教学建议 

(二) 评价建议 

(三) 教材编写建议 

(四)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五) 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 

附录核心素养学段表现 

一、课程性质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尤其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道德与法治教育基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化教育,在道德教育中发挥法治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在法治 教育中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使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 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

二、课程理念

1.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理解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坚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与价值引领, 着力引导学生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

2. 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思路,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关系的逻辑,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


3. 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

       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道德与法律的基本规范,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为主旨,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内容选择体现社会发展要求,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突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有机整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革命文 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相关主题。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突出问题导向,正视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 强化规则、纪律、秩序、诚信、团结合作、冲突解决等教育。

4. 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遵循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的形成规律,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做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设置议题, 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涵养必备品格,增强规则意识, 发展社会情感,提升关键能力,使他们在感悟生活中认识社会,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把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向引领和学生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坚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5. 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

       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要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结果评价要全面关注知识、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关注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日常品行表现。过程评价要更加关注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增值评价要关注学生思想品行的发展和进步,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坚持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 相结合,借助信息技术探索和优化纸笔测试、学生成长记录袋、日常行为表现记录卡等定性和定量多种评价方式,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三、课程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 确立课程目标。

(一) 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 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 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政治认同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前提, 道德修养是立身成人之本,法治观念是行为的指引,健全人格是身心健康的体现,责任意识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

1.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认同主要表现为:

       (1) 政治方向。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 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2) 价值取向。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

       (3) 家国情怀。对家庭有深厚的情感,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以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夕卜化于行。道德修养主要表现为:

       (1) 个人品德。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 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

       (2) 家庭美德。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劳节俭、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家庭的好成员。

       (3) 社会公德。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

       (4) 职业道德。树立劳动不分贵贱的观念,理解以爱岗敬业、诚 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做未来的好建设者。

       培育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助于他们经历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的 过程,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维护国利益和安全,增强民族气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

3. 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是指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理念,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法治观念主要表现为:

       (1) 宪法法律至上。理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尊崇宪法和法律。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对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 权利义务相统一。理解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4) 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5) 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

       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有助于他们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4. 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是指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健全人格主要表现为:

       (1) 自尊自信。正确认识自己,珍爱生命,能够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具备乐观开朗、坚韧弘毅、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素质。

       (2) 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3) 积极向上。有效学习,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4) 友爱互助。真诚、友善,拥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具有互助精神。

       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应对挫折的能力。

5.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责任意识主要表现为:

       (1) 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2) 担当精神。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热爱自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3) 有序参与。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守规矩,重程序,能够依规依法参与公共事务,根据规则参与校园生活的民主实践。

       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助于他们提升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二) 总目标

       (1)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汲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 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具有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能够把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能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并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践行;能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 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关心时事,热爱和平,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 学生能够了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等基本的道德要求;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够明辨是非善恶;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理解宪法的意义,知道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能够初步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形成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和权利义务相统一观念;遵守规则和法律规范,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意外伤害,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初步具 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4)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初步具有自尊自强、坚韧乐观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态,能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具备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适应变化,不怕挫折。

学生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主动承担对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能够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勇于担当;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 会公德,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敬 畏自然,保护环境,形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识。

(三)学段目标


核心 素养

第一学段

1~2年级)

第二学段

3~4年级)

第三学段

5~6年级)

第四学段

7~9年级)


•认识国旗、

•初步感知

•初步了解国情,

•初步了解党史、新中国


国徽,知道

基本国

具有维护国家

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


自己是中

情,为自

利益和祖国尊

义发展史,知道党的百


国人;了解

己是中国

严的意识与行

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


老一辈无

人感到

动,形成中国人

经验,领悟伟大建党精


产阶级革

自豪。

的身份认同感;

神的内涵,能够以恰当


命家和英


初步认识重要

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


雄模范人


历史事实,了解

神,开展中国共产党人


,对他们


我国发展的历

的精神谱系教育;了解


有崇敬


史方位和中国

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政治 认同

之情。


共产党的光辉 历程。

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 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理 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 奋斗的理想。


•感知中华

•初步了解

• 了解中华优秀

•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


优秀传统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主

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


文化的主

传统文化

要代表性成果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


要文化符

的主要代

及其意义,为中

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


,对中华

表性成

华民族创造的

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


优秀传统

果,感受

文明成就感到

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



核心 素养

第一学段

1~2年级)

第二学段 34年级)

第三学段 56年级)

第四学段

7~9年级)


文化具有

中华优秀

自豪。

族自豪感;学习和理解


亲切感。

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



的魅力。


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认识党旗,

•结合革命

•简要了解中国

•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


热爱中国

故事,知

共产党的历史

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


共产党,积

道没有共

和革命传统,了

改革的历史性成就,认


极加入中

产党就没

解中国共产党

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独


国少年先

有新中

带领人民彻底

立、人民解放、国家富


锋队。

国,热爱

摆脱了被欺负、

强、民族复兴进程中的



中国共产

被压迫、被奴役

领导作用;积极加入中



党,积极

的命运,成为国

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参加中国

家、社会和自己




少年先锋

命运的主人;热




队的活动。

爱中国共产党。


政治

•知道中国

•感知中国

•初步了解中国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认同

是社会主

特色社会

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优越性,坚定道


义国家。

主义的伟

制度的优越性。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



大成就。


自信、文化自信,能够在 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 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


•知道社会

•初步理解

•理解社会主义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

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


价值观。

核心价值

内涵,在日常生

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



观的要

活和社会活动

活动中自觉践行。



求,在日 常生活和 集体活动 中力口以 践行。

中积极践行。



核心 素养

第一学段

12年级)

第二学段

3~4年级)

第三学段 56年级)

第四学段

7~9年级)


•知道健康

•初步养成

•养成健康的生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


生活、卫生

健康的生

活、卫生习惯,

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


习惯的基

活、卫生习

自觉维护公共

热爱生活。


本常识和

,关心公

卫生。



要求。

共述




•懂礼貌,讲

•掌握基本

•11得自律,诚实

•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


诚信,守约

的交往礼

守信,能够得体

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理


定,不撒

仪,懂得

地与人交往,团

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


,与同伴

个人成长

结互助,能够平

求,做到言行一致;团结


友好相处。

离不开社

等友好地与他

同学,宽容友爱。



会和他人

人相处,学会




的支持与 帮助,诚 实守信。

合作。


道德

•感知父母

•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尊重

•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

修养

的辛劳,孝

尊重师

师长,懂得感

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


敬父母,尊

长,体会

恩,养成孝敬父

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


重师长。

父母的养

母、尊敬师长的

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



育之恩和 师长的 辛劳。

良好品质。

难,尊重师长。


•爱护家庭、

•体验公共

・认识到公共设

•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


学校和公

设施给自

施给人们生活

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在


共环境卫

己生活带

带来的便利,自

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


,爱护公

来的便

觉爱护公共设

的社会成员。


,遵守公

利,爱护

施,自觉遵守公



共秩序。

公共设 施,遵守 公共秩序。

共秩序。


核心 素养

第一学段

1~2年级)

第二学段 34年级)

第三学段 56年级)

第四学段

7~9年级)


•爱劳动,知

•树立劳动

•感受劳动创造

•感知劳动创造的成就


道财富是

意识,积

笊意义,热爱劳

感、幸福感,领会劳动对

道德

修养

由劳动创

极参加劳

动,主动承担力

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

造的。

动实践, 懂得劳动 光荣、劳动 不倾贱。

所能及的劳动, 尊重各行各业 范劳动者。

成诚实劳动、劳动创造 美好生活的意识;初步 了解职业道德规范,立 志做未来的好建设者。


•遵守学校

・具有规则

•知道宪法,感受

• 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


纪律,维护

意识并学

宪法对社会和

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


课堂秩序。

会遵守 规则。

生活的重要性, 形成初步的法 治意识。

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 及特征。


• 了解生活

• 了解社会

・了解公民的基

•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


中的规则,

交往的基

本权利和义务,

明确宪法的地位与作


知道在生

本规则,

树立权利和义

用,认识国家基本制度


活中人人

树立平等

务相统一的

和国家机构,知道中国


都应遵守

意识,互

观念。

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

法治 观念

规则,具有 初步的规 则意识。

相尊重。


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 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 了解生活

・知道法律

•知道民法典,了

・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


中基本的

能够保护

解未成年人的

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


安全常识,

自己的

权利,树立用法

法律,理解法律是实现


掌握常用 的求助 信息。

生活。

律保护个人生 命财产安全的 意识。

处道违法要承 担责任,形成守 法意识。

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 途径。

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 责任,理解犯罪的特征 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 年人犯罪。

核心 素养

第一学段

12年级)

第二学段

3~4年级)

第三学段 56年级)

第四学段

7~9年级)

法治

观念



了解每个人都 有维护国家利 益和安全的 责任。

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 保障作用,自觉履行维 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热爱生命,

•初步认识

•树立生命至上

•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


懂得自我

和体验人

苑观念,敬畏生

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


保护,远离 伤害。

的生命是 可贵的, 珍惜生命。

命,掌握基本的 应对灾害和保 护生命安全的 技能。

的人生观。


•体会成长

•学会认识

•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


的快乐,能

自己,理

自信乐观,与他

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


够看到自

解他人,

人平等地交流

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

健全

人格

己的进步 和不足,欣 赏他人的 优点和 长处。

对他人有 同情心。

与合作,建立良 好的同伴关系。

合作,树立团队意识。


•能够感知

•能够识别

•学习调控情绪,

•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情


自己的消

消极情

掌握自我调控

绪波动,具有良好的沟


极情绪,知 道可以向 老师和家 人寻求 帮助。

绪,学习 调节情绪 的方法。

情绪的方法。

通能力,主动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


・乐于学习,

•做事有耐

•不怕困难,具有

•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


逐渐培养

,在克服

一定的抗挫折

,在生活中磨炼意志,


专注力。

困难中增 强自信心。

能力。

形成良好的抗挫折 能力。

核心 素养

第一学段

1~2年级)

第二学段 34年级)

第三学段 56年级)

第四学段

7~9年级)


    •能够表达

    •能够表达

    •能够清楚表达

    •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


自己的感

自己的感

自己的感受和

受和见解,善于倾听他


,学习倾

受和见

见解,乐于倾听

人的意见,自我改进。


听他人的

解,倾听

他人的意见,体


健全 人格

意见。

他人的意 见,体会 他人的心 情和需要。

会他人的心情 和需要。


    •感知并学

   •学会适应

    •认识个人与社

    •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

习适应环

环境的

会、国家和世界

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


境的变化。

变化。

范关系,能够适 应社会环境的 变化。

·初步了解自己 笊身心成长 特征。

应社会发展变化。

•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 征,建立同学间的友谊, 把握与异性交往的 尺度。


    •学会自己的

    •主动参与

    •学习参与家庭

    •自觉分担家庭责任,体


事情自己

力所能及

决策,为父母

会敬业精神的重要性,


,减轻父 母的负担。

的家务, 学会承担 家庭责任。

分忧。

具有较强的责任感。

责任 意识

     •热爱学校

•热爱集体,

  关心公益事业,

    •关心社会,知道我国全

和班集体,

积极参与

学习民主管理的

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优

积极参与学

集体活动

规则和程序,参

越性,了解时政,主动参


校和班级活

和民主管

加力所能及的

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


动,有集体

理,有互

社会公益和志

者活动;在团队合作互


荣誉感,能

助意识。

愿者活动,有团

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领


够关心和 帮助他人。


队意识,能够与 他人合作互助.

导力。

核心 素养

第一学段

12年级)

第二学段

3~4年级)

第三学段 56年级)

第四学段

7~9年级)

责任

意识

知道中华 民族是一 个统一的 大家庭。

亲近自然, 爱护动植物

初步了解 维护国家 统一和民 族团结的 重要性。

热爱自然, 了解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共同 家园,懂 得保护环 境、爱护 动物、节 约资源。

树立维护国家 统一和民族团 结的责任意识。

热爱并尊重自 然,自觉保护环 境、爱护动物, 初步了解可持 续发展理念。

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 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 国家主权。

•敬畏自然,具有绿色发 展理念,初步形成环保 意识和生态文明观;能 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 行生态文明的理念。


       “五四”学制第二学段(3〜5年级)目标主要参照“六三”学制第三学段(5〜6年级)目标确定,适当降低要求。“五四”学制第三学段(6〜7年级)目标在“六三”学制第三学段(5〜6年级)目标 基础上合理提高要求,结合“六三”学制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确定,使“五四”学制6〜9年级目标进阶更加科学。

四、课程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成长中的 我”为原点,由“自我认识”到“我与自然”“我与家庭”“我与他人” “我与社会” “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不断扩展学生的认识和生活范围,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框架,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强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分学段按主题对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建构学段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一)第一学段(1〜2年级

       1〜2年级是学校生活起步期,学生开始适应有序的集体学习生活。结合低年级段学生特点,本学段设置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等五个主题,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道德和法律规范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治启蒙。入学教育主要是针对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展的适应性教育。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入学教育

上学了,感受自己身 份的变化,初步了解学校的环境。

·知道课堂常规,学会 整理书包和准备学习用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 目标,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合理制订学习和作息 计划,生活有规律。


•尊敬师长,对师长有 礼貌。


喜欢和同学、老师交 往,高高兴兴地学, 快快乐乐地玩。

 •融入集体生活,爱护 班级荣誉。

•在入学适应期,通过自我介绍和参观校 园等活动,熟悉校园环境,尽快适应自 己的新身份。


•通过“我能行”活动,开展整理书包比 赛,学会按照课程表准备和整理学习用 品,展示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能够遵 守课堂纪律,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 好习惯。


•通过分享成功励志的故事,懂得做事要 有目标,实现目标要努力,不推卸,不 偷懒。


•制作学习计划表和作息计划表,学会合 理安排时间,有规律地生活。



•观察学习与老师、长辈见面时的礼节和 礼貌用语,见到师长能主动礼貌问候。


•通过自我展示、游戏互动等方式认识新 朋友,感受结交朋友的乐趣与美好。

道德教育

·乐于探究,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 够想办法解决,提高动脑动手能力。

·做事认真,有始有终, 不拖拉。

•学习分辨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 不撒谎。

•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


围绕“热爱学习,创意生活"主题,小组合作设计制作简单、有创意的手工作 品,培养动脑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观看影视资料,明白做事拖拉的不良后 果,养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用讲故事、举例子的方式,了解分辨是非的标准,知道撒谎的不良后果,敢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

   ·围绕“我进步了”,开展写日记和交流活动,不断发现总结自己在生活与学习中的成长和进步。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道德教育

•欣赏他人的优点,并 以此激励自己不断 进步。

•关心他人,乐于与同 伴合作、分享。

•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 懂得求助,懂得感恩, 乐于助人。

•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的美,保护动物,爱护一草一木,保护自然环境。

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 和主要物产,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

•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概念,能记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围绕“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展开讨 论,主动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取长补短。

•通过游戏活动或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体 会合作的重要性,知道合作中要认真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愿意与他人合作。

•根据故事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认识到 人与人需要互相帮助,帮助别人也会让 自己快乐。

•通过户外活动,接触自然环境,爱护身 边的动植物,为保护自然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开展调查活动,制作家乡名片,交流展 示家乡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和主要物产。

•观看宣传画,知道并记住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概念,通过听故事等方式,初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生命安全 与健康 教育

认识道路交通标志, 掌握报警的基本常识。

•能够识别公共环境中 的安全标识,安全有序使用和爱护公共 设施。

.学会发现和识别身边的 安全隐患,保护自己。

•观察道路交通标志,熟悉并识记常见的 交通标志,识别交通信号灯。模拟生活 中遇到的紧急或危险情况,掌握报警的 方式、方法和基本要求。

•通过调查体验,了解公共设施的使用规 贝g,培养安全有序使用和自觉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观察发现身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准 确地判断分析,保护自己。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生命安全 与健康 教育

•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化 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 人卫生习惯。

•爱护家庭、学校和公 共环境卫生。

•看图画书、听故事,在成人的帮助下学 会用恰当的方法应对消极情绪,遇到问 题和困难要积极、乐观地去面对。

•围绕生活案例对比分析,改正不良的饮 食习惯,关注自己的仪表,做到干净 整洁。

•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和图片、观看公益广 告等方式,感受美好环境带给人的愉悦,树立公共卫生意识,积极参与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活动。

法治教育

•知道学校生活有规则, 树立规则意识。

•讲信用,守约定,承 诺的事情要做到。

•懂得爱护国旗、国徽, 知道法律不允许毁损、 涂划国旗、国徽。

•了解《中小学生守则》,知道学校规则 的由来,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校园规则。

•开展“诚实守信”故事会活动,懂得做 人要讲信用,不失信于人。

•观看升旗仪式,了解悬挂国旗、国徽, 奏唱国歌的有关规定。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与革命传 统教育

•了解中华民族勤俭节 约的传统美德,养成不浪费的习惯。

•尊敬父母长辈,体贴 家人,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感受中华民族自强不 息的传统美德。

•认识国旗、国徽,学 唱国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讲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故事,感受粮 食等资源的来之不易,参与“光盘行 动”,懂得节约的重要性。

•手绘家庭树,分享亲情故事,在参与家 务劳动中感受家的温暖。

分享交流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自强不息的 奋斗故事,结合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学 习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以升旗仪式、少先队活动、重要节日活 动等为契机,学唱国歌,了解国旗、国 歌、国徽是国家的象征。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与革命传 统教育

•知道我们国家的全称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识中国版图,了解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有56 个民族。

•认识党旗,热爱中国 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感受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党和国 家主要领导人。

• 了解中国少年先锋队 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团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的预备队。

• 了解在民族独立、人 民解放斗争中涌现出的革命领袖和英雄 人物。

• 了解当代社会生活中 的英雄模范人物,见贤思齐,学习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结合国庆节活动和开国大典的资料,知 道194910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宣告成立的日子;了解中国版图的形状与轮廓;知道4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道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通过听歌曲、看视频、做调查等方式, 了解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结合71日建党纪念日,了解中国共 产党的诞生和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认识党旗、党徽。通过新闻资料,认识和 了解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 书记、国家主席。

•参与“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活动, 以及学唱队歌、学系红领巾等活动,了 解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由来,以及队旗、 队徽的含义。

•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 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 日等,观看影视资料,参观纪念展馆,学习我国近代抵抗外来侵略的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

•通过调査访问等方式,了解当代英雄模 范人物的事迹,并向他们学习。

【学业要求】

       通过本学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形成规则意识,言行举止符合基本 的道德准则和规则;初步了解国情,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能够 控制消极情绪,形成做事认真、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的品质;懂得感恩,乐于帮助他人,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掌握基本的安全保健常识;能够保护自然环境,爱护公共卫生;能够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优秀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第二学段(3〜4年级)

       3〜4年级是从小学低年级段向高年级段的过渡期。本学段学生已经适应了学校生活,生活视野进一步扩大,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 根据以上特点,设置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五个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道德教育

•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 家务劳动。

•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的途径和方法,明白劳动 创造财富的道理。

•学习和掌握日常生活中待 人接物的基本礼仪。

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 操劳,选择自己可以承担的家务劳 ,坚持去做。

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必要的开 支,初步了解不同商品的价格。

•通过角色扮演,学习日常生活中得 体的言谈举止和交往的基本礼仪。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道德教育

•尊重老师,感受老师的辛 劳;学会和同学平等相 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 尊重、友好交往。

•了解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关心集体,有互助意识,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维护 集体荣誉。

•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 相处。

•尊重劳动者,懂得职业没 有高低贵贱之分,感受并 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 活带来的便利,珍惜他们 的劳动成果。

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 带来的便利,形成爱护公 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

•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常 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基本的网络道德规 范,做到文明上网。

初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要求,并在日常生 活和集体活动中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讲述同学们 互相关心的事例和自己的感受,针 对同学中常出现的摩擦和冲突,讨 论解决的办法。

•尝试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事,并在 班内交流参与合作活动的体会和 感受。

•交流自家与邻居相处的情况,讨论 邻里怎样才能和睦相处。

•在班级交流劳动模范、大国工匠、 身边普通劳动者的故事,感受他们 的社会贡献。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及其使 用、维护情况,提出改进的建议。

•进行实地调查,说明环境问题产生 的原因及其危害;参与节水、节能、 垃圾分类等活动,或者组织节水、 节能、垃圾分类等宣传活动。

•分小组收集网络交往中不文明现象 的资料,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评价, 讨论制订文明上网公约。

•结合图片展览等方式,初步感受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社会风尚 中的作用。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生命安全 与健康 教育

了解自己,学会悦纳自 己;正确对待挫折和困 难,增强抗挫折能力。

•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 能,学会倾听和表达,学 会团结和包容,养成礼貌 友好的交往品质,形成合 群而独立的健康人格。

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 趣,能够自主参与各种活 动,养成自主学习的习 惯;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 难,学会化解消极情绪。

•知道生命只有一次,理解 生命的珍贵,懂得珍惜生 命,呵护生命。

•树立安全自律意识,学会 自我保护技能,远离危 险;知道保护隐私的重要 性,能够识别陌生环境, 谨慎与陌生人交往。

通过开展“我能行,你也行”等活 动,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知晓别人 的长处和特点,学会悦纳自己;举 办故事分享会,与同学分享克服困 难、应对挫折的经验。

结合同学的日常交往讨论如何处理 好同学关系,分享建立良好同学关 系的经验。

•结合具体情境,分享学习的快乐, 交流学习方法。结合学习和生活中 消极情绪的案例,分析原因,与同 学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

•通过模拟体验活动,体会生命来之 不易,懂得感恩父母;了解生命权 的有关知识,懂得珍惜自己生命、 尊重他人生命。

•结合日常生活案例,认识安全的重 要性,树立安全自律意识;通过角 色扮演,讨论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 如何拒绝不良诱惑,掌握基本的拒 绝和求助方法;通过情境表演,学 习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

法治教育

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 的程序,树立参与意识和 规则意识。

结合公共生活中制定规则的事例, 感知制定规则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也可以小组、班级活动的形式,模 拟制定规则的流程。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法治教育

知道法律能够保护我们的 生活,了解道路交通、环 境保护、消防安全等生活 中常用的法律。

•树立民主、平等观念,积 极参与民主管理,在集体 生活中平等待人。

•初步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 团结的重要性,树立维护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意识。

•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 国消防日、全国交通安全日等,开 展走进消防队、警营等社会实践活 动,请法治副校长讲课,普及有关 生命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 生活中常用的法律。

•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体会 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意义; 分析班级民主参与和管理的现状, 提出建议。

结合国情教育主题中有关国家领土 内容的学习,了解宪法有关国家统 一和民族团结的规定。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与革命传 统教育

•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 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 他们的感激、尊敬和 关心。

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知 道弘扬优秀家风的意义, 初步体会中国人的家庭 观念。

•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如仁爱、诚信、谦逊等。

知道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 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 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 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 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 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结合父母长辈生日和有关节日,用 写信或其他方式向父母长辈表达感 恩之情。

向长辈了解家庭的历史,如祖辈来 自什么地方、家庭住址等;收集我 国古往今来优秀家风的故事。

•通过收集格言、故事,理解中华民 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涵。

•选择、列举代表民族文化的实例, 如传统节日、歌曲、民间传说、历 史故事、服饰、建筑、饮食等,进 行交流展示。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法治教育

知道法律能够保护我们的 生活,了解道路交通、环 境保护、消防安全等生活 中常用的法律。

•树立民主、平等观念,积 极参与民主管理,在集体 生活中平等待人。

•初步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 团结的重要性,树立维护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意识。

•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 国消防日、全国交通安全日等,开 展走进消防队、警营等社会实践活 动,请法治副校长讲课,普及有关 生命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 生活中常用的法律。

•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体会 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意义; 分析班级民主参与和管理的现状, 提出建议。

结合国情教育主题中有关国家领土 内容的学习,了解宪法有关国家统 一和民族团结的规定。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与革命传 统教育

•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 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 他们的感激、尊敬和 关心。

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知 道弘扬优秀家风的意义, 初步体会中国人的家庭 观念。

•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如仁爱、诚信、谦逊等。

知道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 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 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 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 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 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结合父母长辈生日和有关节日,用 写信或其他方式向父母长辈表达感 恩之情。

向长辈了解家庭的历史,如祖辈来 自什么地方、家庭住址等;收集我 国古往今来优秀家风的故事。

•通过收集格言、故事,理解中华民 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涵。

•选择、列举代表民族文化的实例, 如传统节日、歌曲、民间传说、历 史故事、服饰、建筑、饮食等,进 行交流展示。

【学业要求】

       通过本学段的学习,学生能够遵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道 德规范和法律,掌握有关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初步学 会调控情绪和与人沟通的方法,积极参加劳动和集体活动,尊重普通 劳动者,平等待人;能够了解家乡发展和国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感受革命故事所体现的革命传统意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到自豪;能够积极弘扬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强烈认同感。

(三)第三学段(5〜6年级)

       5〜6年级是小学的高年级段,延续小学低、中年级段,与初中阶段相衔接。本学段学生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具备一定的道德是非判断能力。基于上述特点,设置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五个主题, 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责任意识,引导学生遵守公共规则,形成深厚的爱国情感。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道德教育

•懂得做人要诚信、自 尊、自爱、自强的 道理。

•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 和行为,学会理性思 考,作出正确的判断 与选择。

•收集道德模范的故事,了解他们如何做 人,体会诚信、自尊、自爱、自强的重 要性。

•制订生活计划,反思自己的言行,养成 良好的自省习惯,提高判断和选择 能力。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道德教育

•理解平等待人的意义, 懂得谦让、友善和宽 容,学会尊重、同情、 关心和感恩,能够相 互帮助,具有团结互 助精神。

•体贴父母长辈,能够 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 通,主动参与力所能 及的家务劳动,感受 劳动的意义,为父母 分忧,懂得感恩。

•关心集体,在集体中 承担相应的责任,具 有集体意识和团队 精神。

•了解和感受社会生活, 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 服务性劳动,做一个 热爱生活、乐于奉献 的人,积极服务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

•助人为乐,爱护公物, 遵守社会交往、公共 场所中的文明规范。

•通过情景剧,展现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 交往场景,讨论怎样才能维持良好的人 际关系,在生活中学会关心,学会帮 助,学会感恩,团结互助,帮助弱势 群体。

•通过与父母长辈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 情况,感受父母的辛劳和对子女的关 爱。与同学交流怎样为父母分忧。

•开展集体活动,如体育比赛、生产劳 动、社会服务等,分享合作的体验,讨 论合作的意义,感受团队的力量。

•开展走进社会的实践活动,参加力所能 及的社会公益和志愿活动等,感受团结 互助的温暖。

•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规则, 认识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懂得 做一个现代文明人不仅要靠规则约束自 己,还需要用道德良知要求自己。

生命安全 与健康 教育

•珍爱生命,远离烟酒, 拒绝毒品,形成良好 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 生活习惯。

•通过案例分析,认识烟酒对健康的消极 影响,毒品对生命、家庭及社会的危 害,宣传并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生命安全 与健康 教育

• 了解和识别性侵害、 欺凌行为的危害,学 会自我保护和寻求帮 助,预防和远离性侵 害、欺凌和拐骗。

• 了解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管控措施和个人 行为要求,初步树立 社会安全意识和遵守 公共卫生规则的意识。

• 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地震、洪水等抗 疫抗灾的伟大实践, 认识“把人民群众的 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放在第一位”的价值 理念。

•通过情境演练,了解如何正确把握与异 性同学交往的分寸,如何对待同学之间 的欺凌;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识别可能 发生性侵害和拐骗的情境,学会预防性 侵害、欺凌和拐骗的自我保护方法和寻 求帮助的基本途径。

结合近年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 其他重大突发事件,了解在不同级别下 的社会管控措施和个人行为要求,遵守 政府的规定,做好自我防护,维护社会 安全。

•选取典型案例,体会、感受党和政府怎 样践行“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 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理念,认识“人民 至上、生命至上”的意义,感受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

法治教育

•初步认识法律的概念 及特征,感受法律对 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 的重要性,养成自觉 守法、遇事找法、解 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 惯和行为方式。

•初步了解宪法的主要 内容,知道宪法是国 家根本法、社会主义 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根本制度。

•结合身边的案例,感受良好的社会秩序 既需要道德的滋养,也需要法律的规 范;讨论我们为什么需要法律,法律对 我们意味着什么,在生活中怎样做到遵 纪守法,怎样借助于法律解决问题。

•结合“12 • 4”国家宪法日,组织学宪 法、讲宪法等活动。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法治教育

•认识公民的内涵,了 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的观念。

•认识民主、自由、平 等、公正对社会生活 的意义,初步具备民主 参责任担当意识。

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 食品安全等法律常识, 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了解未成年人的权利, 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学会自我保护。

认识未成年人不良行 为的危害,知道违法 要承担法律责任,自 觉抵制不良行为,主 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初步了解危害国家安 全特别是社会安全的 行为及防范措施。

•结合真实案例,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 务;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行使公民权 利、履行公民义务的方式和途径。

•通过实例观察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 的表现,体会公共参与在社会生活中的 重要性,在参与集体生活中承担责任。

结合身边发生的消费者权益被侵害和食 品安全方面的案例,了解消费者的权益 和食品安全规定,知道合法权益受损后 应如何维权。

•结合身边的案例,学习法律知识,掌握 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结 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及相关案例,了解未成年人的家庭保 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等 相关规定。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 罪法》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认 识违法犯罪的特点、危害和法律后果, 培育和提高防范遭受侵害的意识和 能力。

•通过典型案例,认识社会安全对于国家 安全的重要性,了解维护社会安全的意 义,初步掌握维护社会安全的技能。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与革命传 统教育

•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 历史和博大精深,体 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精髓。

•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 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中 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与革命传 统教育

• 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 文明的贡献,为中华 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 感到自豪,坚定文化 自信。

•了解不同文明之间交 流互鉴的重要性,尊 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 以包容的态度看待不 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对话。

• 了解人民军队在不同 时期称谓的演变,了 解人民军队的革命历 史、英雄人物,感受 人民军队英勇顽强、 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 立以及中国共产党带 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 胜利的历史,初步了 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发展进程,知道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 旨,激发热爱中国共 产党的情感。

•参观博物馆或收集资料,了解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成果和我国的文化遗 产,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活动。

通过收集不同文明代表性成果的资料, 懂得“和而不同”的道理,理解不同文 明之间交流互鉴的意义。

•结合八一建军节,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旗;通过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东 北抗日联军、解放军的故事,激发对人 民军队的热爱,学习人民军队“压倒一 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通过组织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圣 地、烈士陵园等活动,讲述中国共产党 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放 在首位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感受五四精 神、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等,增强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向往。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与革命传 统教育

•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实现了从几 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 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知道中国人民从此站 起来了。明确只有社 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 展中国。

•查阅资料,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 事、英雄模范的故事,参观革命烈士纪 念馆、历史博物馆等,开展“我能为国 家做什么”的讨论,增进对国家的认 识,激发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增强维 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意识。

国情教育

•知道马克思主义在意 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的根本制度,初步树 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共同理想。

•初步理解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内涵,并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 展繁荣的正确道路, 理解只有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

•通过历史故事和模范人物事迹,以及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凝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理想 信念。

列举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 表现,讨论我们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践行 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为建 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而努力学习。

•观看有关主题展览和视频等,感知中国 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 就,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国情教育

•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初步 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指导地位。

•初步感受百年未有之 大变局和世界发展大 势,能够举例说明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意义。

•通过收看和阅读新闻报道,学习有关文 献,初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精髓,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 联系起来,感受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成就。

•通过收看新闻和查找生活中的例子,了 解世界发展局势以及人类发展面临的挑 战,初步感受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 赢的开放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 意义。

【学业要求】

       通过本学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的历程及形成的革命精神,知道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初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了解宪法 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掌握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和必备的法律常识;珍爱生命,具有安全意识,具备维护社会安全的基本技能,具 有一定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明辨日常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平等待人,乐于合作,相互帮助,具有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做到遵守公共秩序,遵纪守法,担当责任,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和品格,提升道德和人格修养;能够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关心国家大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四)第四学段(7〜9年级)

       7〜9年级是初中年级段,是小学高年级段的延续,与高中阶段相衔接,是培育道德品格,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本学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进一步增强,情绪波动性大,可塑性强。依据上述特点,设置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五个主题,通过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革命传统、国情教育等方面的关联,从真实的社会情境角度进行道德教育,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以及个人与家庭、他人、社会、国家和人类文明的关系,了解国家发展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 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立志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生命安全 与健康 教育

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 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 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 烦恼;掌握青春期性心 理知识,正确对待两性 关系;提高预防性骚扰 和性侵害的能力。

•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 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 高自我管理能力;理解 不同的社会角色,形成 亲社会的行为;能正确 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同学、 朋友的关系,个人和集 体的关系,在团队活动 中增强合作精神。

•以“青春期的烦恼”为议题,探讨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与性心理特点。 可观看青春期性教育科普影视作品, 了解个体生理及心理特点的差异, 以及青春期性心理的特点和规律; 可通过讨论,了解性骚扰和性侵害 的可能方式,以及预防方法。

•以“社会中的我”为议题,通过角 色扮演和讨论等方式,理解社会上 各种角色,以及各种角色之间的相 互关系,认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 和”;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认识自我, 正确理解个人与集体、社会和国家 的关系。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生命安全 与健康 教育

正确认识顺境和逆境的关 系,学会情绪调控,能够 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 具备迎接挑战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 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 成就幸福人生。

•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恪 守诚信,理性维护社会公 德,维护公共秩序,做文 明的社会成员。

•以“在逆境中自强不息”为议题, 探讨应该如何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战胜困难,增强抗挫折能力;掌握 处理负面情绪和减压的方法,学会 利用专业心理干预解决心理困扰问 题,预防自我伤害。

以“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为议题, 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感悟生 命的美好,理解生命健康的重要性 和实现生命价值的意义。通过生涯 规划,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努力 为国家与社会作贡献。

以“我在社会中成长”为议题,探 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对于个人成长 的意义,理解社会责任感的重要 价值。

法治教育

•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理 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道路就要坚持党的领 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了解宪法基本知识,明确 宪法的地位与作用,树立 宪法法律至上观念。

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 务,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以“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为议题,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 心内容,结合法治实践,说明党的 领导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性。

以“宪法是根本法”为议题,明确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可 观看全国“两会”和宪法宣誓的视 频;可查找其他法律中体现宪法地 位的条文,理解宪法的重要性。

以“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议题, 探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法治教育

•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 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 方式。

认识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提 和基本保证,理解“和平 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 意义,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理 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 优势。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 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的意义。

认识基层民主制度对保障 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 达权、监督权的作用。

•认识主要国家机关,理解 权力是由人民授予的,行 使权力必须受法律的 约束。

以“奉法者强则国强”为议题,观 看法治类节目,了解法治在推动国 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实现 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为议题,了 解“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实践过 程,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意识。

以“认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议 题,查阅资料,了解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的性质和职权,增进对全过程 人民民主的理解。

以“中国式协商民主”为议题,查 阅资料,了解政治协商的作用。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 议题,认识各民族相互尊重的重要 性,讨论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什么。

以“走进村委会、居委会”为议题, 访谈村委会、居委会工作人员,了 解基层民主制度在当代中国的生动 实践。

以“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为议题,探究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 方式。可选取新闻报道片段,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国 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 高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的职权; 可结合具体案例,了解国家机关行 使权力的相关要求。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法治教育

•认识民法典对保护人身 权、财产权的意义。

•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了 解刑罚的主要类型;认识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 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 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 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 行为。

•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 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 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 权益。

了解环境保护的法律规 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认识国家主权的内涵,树 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知 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 民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 安全。

了解主要国际组织,理解 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 际体系的意义。

以“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为议题,选取有关合同、婚姻、继 承等案例,了解在现实生活中如何 维护自身民事权利和尊重他人民事 权利。

以“远离违法犯罪”为议题,以角 色扮演、情景剧等方式,了解校园 暴力和不良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以“如何铸牢自我保护的防火墙” 为议题,讨论网络信息安全和个人 隐私保护的方法与策略。可采取主 题班会的形式,或者举办图片展, 交流分享成功经验,或者制订安全 上网指导手册。

以“建设美丽中国”为议题,探讨 个人如何参与环境保护,做维护生 态文明的践行者。

以“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为议题, 参观国家安全方面的展览,结合具 体事例,懂得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领土完整不容分裂,理解《反分裂 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 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意义。

以“联合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 议题,通过模拟联合国活动,理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教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 仁爱、重民本、守诚信、 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的核心理念。

•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 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 风尚。

•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 事求是的思想。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 齐治平的理想追求,锤炼 高尚人格。

•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 义情怀。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何在” 为议题,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 心理念的当代价值。可讨论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可 讨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 则是否普遍适用;可举行以“和而 不同”为主题的讨论活动,了解中 华民族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 理念,推己及人、和而不同的处世 之道。

以“见贤思齐,见善则迁”为议题, 收集体现正确荣辱观念的神话传说、 经典故事、嘉言金句等,讨论传统 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关系。

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议题, 讨论在新时代如何做一个脚踏实地、 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时代新人。

以“如何理解'学以成人'”为议 题,理解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 修身。

以“如何理解'家是最小国,国是 千万家'”为议题,理解家国情怀 的重要性,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而奋斗的使命感。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革命传统 教育

了解中国产生了共产党, 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 涵,领悟伟大建党精神是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 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 大成就,实现了从几千年 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 的伟大飞跃,理解中国人 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发 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 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一穷 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 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 的伟大飞跃,理解只有社 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 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以“开天辟地大事变”为议题,观 看建党题材的影视剧或专题片,例 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主要 内容,理解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 孕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 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 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 标识,坚定“四个自信”,讨论新时 代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光荣传统、 康续红色基因。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议题, 从党史展览中的某件展品说起,回 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艰苦卓绝的奋 斗历程,体会“幸福都是奋斗出 来的”。

以“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 深刻的社会变革”为议题,査找资 料,呈现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 伟大意义。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革命传统 教育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 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 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 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 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 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 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 道路。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 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 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 来的伟大飞跃,理解确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 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 意义。

以“改革开放铸就伟大改革开放精 神”为议题,举办主题班会或展览,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过程,举例说明伟大改革开放精神 的作用。

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议题, 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团队 会活动,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 气、底气,认识当代少先队员、共 青团员的时代使命。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国情教育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 方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发生了新变化,理解中 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了解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了解全人类共 同价值的内涵,领悟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了解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 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 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 动高质量发展,知道统筹 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己任,树立“劳动光 荣、创造伟大"的观念, 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坚 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 的信念。

以“我们的美好生活”为议题,收 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所 取得的伟大成就,知道党领导人民 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 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解我国已开 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 征程。

以“于变局中开新局”为议题,结 合实例分析如何应对人类共同面对 的重大挑战,认识中国的发展离不 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以“新梦想,新征程”为议题,结 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认识 “碳达峰” “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 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 要抓手和重要标志。讨论实现第二 个百年奋斗目标所具有的优势和面 临的挑战。

•以“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 代”为议题,学会依据社会发展需 要和自身特点做好生涯规划,强化 作为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

【学业要求】

       通过本学段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 成就,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能够了解我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了解公民权利义务,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运用自己所了解的法律知识认识和评价社会生活现象,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未成年人的权益;能以 积极态度对待自己面对的各种挑战,主动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 具备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五四”学制不同学段目标要求,“五四”学制1〜5年级课 程内容应覆盖"六三”学制1〜6年级绝大部分课程内容;“六三”学 制其余课程内容在“五四”学制6〜9年级中安排,且分布合理,为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探究留出时间和空间。

五、学业质量

(一) 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二) 学业质量描述

       根据不同学段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业质量标准呈现的是学生学习成效的典型特征,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旨在引导教师转变育人方式,树立科学的学业质量观。学业质量标准是指导评价与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也用于指导教材编写、教学 与课程资源建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按照四个学段呈现。

学段

学业质量描述

第一 学段 12 年级)

能够准确讲出中国的全称,知道国旗、国歌、国徽是国家的象征, 能够认识中国版图,知道主要传统节日与纪念日的来历与含义,具有作 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能够识别道路交通和安全标识,具有一定的安全意 识(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能够结合个人与学校生活,分析自己的进 步与优点,按照正确的行为要求去行动,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知道合 理调控消极情绪的方法(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能够陈述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概念,能够讲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我国著名英雄模范 人物的事迹及其榜样示范作用,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体会勤俭节约和自强 不息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政治认同、健全人格、道德修养)。

能够尊重国旗、国徽,饱含感情地唱国歌、少先队队歌(政治认 同);在家庭、学校等生活情境中,能够遵守与他人的约定,正确使用 礼貌用语,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知道感恩,遵守课堂纪律和作息时 间,维护学校秩序,入学适应良好,爱护公共设施(道德修养、法治观 念、责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承担力所能 及的家务劳动,具有健康、安全的生活习惯,具备勤俭节约的意识,爱 护大自然(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第二 学段 34 年级)

在地图上能够指出家乡所在省份和地理位置,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代表性成果,举例讲述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对祖国未来充满信 心,能够结合实例讲述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意义,知道祖国领土 神圣不可侵犯(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能够讲述革命英雄人物的事迹, 结合家庭与社会生活简要说明优良家风的意义,举例讲述中华民族传统 美德,简要分析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能够结合日常生活讲述爱护公共设 施人人有责的意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 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珍爱生 命,热爱生活,具有安全自律意识(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和集体生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护环境 卫生,以恰当方式表达对长辈和老师的感激之心,遵守待人接物的基本 礼仪,能够与同学平等相处、与邻里和睦相处,关心家庭,积极分担家 务劳动,遵守基本的网络交往道德规范(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 识);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法治观念、道德修养、责

学段

学业质量描述


任意识);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明辨是非,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勤俭 节约,能够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第三 学段 56 年级)

知道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革命历史与党的根 本宗旨,初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能够讲述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的名称由来,热爱 人民军队,能够结合个人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法律的重要性,知道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了解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未成年人的权利,能 够结合实例讲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能 够结合社会生活,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判断是非对错,具有良好的 集体意识与团队精神,举例讲述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 精神谱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能够用实例说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 长与博大精深,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政治认同、道德修 养);能够结合实例简要说明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能够结合实例论 述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能够 举例说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知道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讲述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政治认同、责任意识)。

能够完成学习和作息计划,形成健康生活习惯,能够用与生活相关 的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道德修养、健全人格、法治观念、责任意 识);能够结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理性思考,平等待人,主动分 担家务劳动,积极服务社会,做一名家庭好成员和社会好公民(道德修 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公共 秩序与社会安全,遵守法律规定(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 任意识);能够结合生活实例匣述如何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能够辨识失 信失德的行为表现,知道诚实守信的意义(道德修养、健全人格、法治 观念);能够自我保护,有安全意识,抵制不良行为与违法行为,拒绝 参与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能够讲 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就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道德修养、法 治观念、责任意识)。

学段

学业质量描述

第四 学段 79 年级)

能够结合史实阐明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我们 党领导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强大动力(政治认同、道德修 养);能够结合实例初步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 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与中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能够简要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能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能够结合实例阐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 度、“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能够尝试 化解青春期烦恼,采取正确方法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自我管 理,具有亲社会行为,敬畏生命,热爱生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 任意识);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政治认同、责任意识);了 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能够正确认识和行使公 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运用实际案例说明与生活相关的法律规定(法 治观念、责任意识);能够举例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坚定文化自信(道德修养、政治认同); 能够结合实例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阐明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知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具有 初步的国际视野,了解主要的国际组织,阐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 际体系的意义,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政治认同、责任 意识)。

    “五四”学制学段学业质量标准参照学段目标研制。

六、课程实施

(一)教学建议

       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关键在教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 平和专业素养,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 隐性教育相统一,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1. 立足核心素养,制订彰显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制订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教学目标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到指引性、规定性的作用。

       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立场鲜明。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立场,对错误的社会思潮旗帜鲜明地加以批判。第二,价值导向清晰。符合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第三,知行要求明确。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学段特点对观念认知与道德品行进行科学设计,制订具体、适切和可操作的目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时,要准确理解课程依据的基础理论、基本 知识和价值规范,注意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以情感激发学生,以文化熏陶学生。

2. 及时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反映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

       教学要围绕课程内容体系,及时跟进社会发展进程,结合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时事进行讲解。要将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引 入课堂,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和学生生活实际,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效性、生动性、新颖性,让道德与法治课成为有现实关怀和人文温度的课堂。

3. 把握思想教育基本特征,实现说理教育与启发引导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道德与法律规范都不是自发生成的,必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教师既要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也要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加以领悟和理解。

       按照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做到“灌中有启”“启中有灌”。教师在讲述中要注意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和问题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思考领会,不搞填鸭式的“硬灌输”;要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中对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以规范和引导,不能“放任自流”。在灌启结合中辩证地理解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 要正视学生的困惑与疑问,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心悦诚服接受结论、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真正实现以理服人。

4. 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

       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配合。

       注重案例教学,选择、设计和运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实例,鼓励学生探究、讨论,提高学生的价值辨析能力。案例选择要关注以下几点:一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二要紧扣时代主题,反映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三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可扩展性,能够服务核心素养的培育;四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够引起共鸣。

       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要采取热点分析、角色扮演、情境体验、模拟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让学生认识社会。

       通过参观访问、现场观摩、志愿服务、生产劳动、研学旅行等方式走向社会,增进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增强爱国情感。 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扩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二)评价建议

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要充分发挥评价 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

1. 教学评价

      评价主要涉及价值观念、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 面,贯穿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的功能。

(1) 基本原则

       坚持素养导向。围绕课程目标,依据课程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要注重从学生理想信念、 爱国情怀、担当精神、品德修养、法治观念、日常品行表现等方面加以考查,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以评促学。倡导以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关注学生真实发生 的进步,捕捉、欣赏、尊重学生有创意的、独特的表现,并予以鼓励,不断加深学生的知行体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合理运用 评价结果改进学习,知行合一。

       坚持以评促教。通过对学生的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反馈,促进教 师反思并改进教学方式,使教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努力实现“教一 学一评” 一致性。

       重视表现性评价。围绕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实践性、体验性 等特点,注重观察、记录学生在学习、实践、创作等活动中的典型行 为和态度特征,运用成果展示、观点交流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 进行质性分析,同时兼顾其他评价方式的应用。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 的学习历程进行写实记录,丰富评价内容,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

       坚持多主体评价。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评价 主体或角色的作用,形成多方共同激励的机制,从各个渠道,采取多 种方式全面观察和收集学生在各种场景中的日常品行表现,各评价主体之间要充分沟通交流,形成育人合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2) 评价内容

       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兼顾学生学习态度、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以及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应用水平;要着重评价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表现出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行、法治 观念,以及在真实情境与任务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核心素养发展综合水平。

(3) 评价方法

       要综合运用观察、访谈、作业、纸笔测试等方法全面获取和掌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相关信息,加强纸笔测试与观察、谈话等方式的结合,关注不同情境中学生日常品行表现,避免仅凭考试分数判断学 生水平的传统单一评价方式。要根据评价情况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教学方式。

       观察应着重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小组合作、劳动和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多视角、全面地观察,获取真实信息,为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提供参考。

       访谈包括与学生、其他任课教师、家长谈话交流。要增强针对性,重视学生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规则意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进步。发挥评价的价值引领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

       作业是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作业内容要结合学生生活,创新作业方式,采用开放性、情境性、体验式等形式多样、难度适宜、数量适当的作业。注重设计带有团队合作性质的、项目任务性质的作业, 以掌握学生的学业达成情况,及时评价、反馈、指导学生学习。

       纸笔测试要根据学业水平要求科学设计试题,灵活设计多种题型,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其在诊断学情教情、改进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功能;纸笔测试要注 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不出偏题怪题, 减少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

(4) 主要环节的评价

① 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道德品行、价值观念、学习态度、课堂学习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等方面。通过观察、提问、交流、记录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以及实践反思等过程中的学习进程、行为表现,分析、把握学生的价值观念、学习态度、学 习体验、学习困难,给予必要的指导。评价反馈应注重即时性、生成 性、针对性,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② 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既要关注结果,如学习作品,包括内容品质、呈现形式等,也要关注过程,如完成方案策划、素材收集、创意构思等方面的参与状况。在对作业质量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业要素或组成部分进行单项分析。依据作业意图,确定作业评价侧重点,可注重统一要求,也可注重创意表达,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综合运用质性分析和量化评定,更加重视书面或口头反馈,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

③ 期终评价

       期终评价应立足于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评定,应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和期终考核的结果。其中,期终考核要依据本学期的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实际组织实施,注重釆用具有综合性的题目或任务,针对学段特点,可运用家校劳动任务、作品成果展示、 纸笔测试、档案袋等方式。

(5) 评价结果的呈现

       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分项等级制加评语的方式呈现,避免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评语要简练,中肯,有针对性,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表现和结果,并知道今后的努力方向。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对评价结果要作个性化、发展性的解读。

2. 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为目标。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充分体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导向与立意,正确处理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任务、情境之间的关系,有效测评学生学业成就, 落实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

(1) 考试性质与目的

       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其目的是检测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时道德与法治的学业成就,为 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依据,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2) 命题原则

       第一,严格依标命题。要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等要求。要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与学业质量标准的关系,根据所要考查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选择测试内容,明确具体任务,并保证试题情境、任务难度、答案制订等准确体现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

       第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命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探索素养导向的命题方式。试题设计要在情境创设、任务设置、评分方式等方面有所突破。试题材料呈现方式要丰富多样。试 题任务要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使学生可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考查学生道德认知、价值判断等方面的表现。试题立意和考查内容应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改革,充分体现课程政治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3) 命题规划

       第一,命题内容和范围。要从整体上把握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主题的结构性和关联性,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生真实生活中选择情境,避免从孤立的、过细的知识点角度选择测试内容。

       第二,试巻结构。试巻内容应能够综合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能力类型分布符合不同考查层次的要求。 题型搭配、分值比例恰当,能发挥不同题型的测试功能。提高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从内容、试题情境、理论分析、知识应用等不同角度科学设置试题难度,使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4)题目命制

       第一,命题立意。命题应从课程性质、时代要求、学生发展三个 主要维度体现考查核心素养立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的发展,体现考试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第二,情境创设。试题情境创设要考虑情境的真实性、典型性、 适切性、复杂性等,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 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以致用。情境素材选取要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的描述和展开要符合生活常识。情境既要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情境类型多样,能多角度、 多层次反映道德与法治学习主题的要求。情境呈现方式多样,充分利用文字、数据、图片等表达形式。

       第三,任务指向。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和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综合考查学生面对真实问题情境,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过程中,展现 出的核心素养达成情况,以检测课程目标实现的程度。任务应具有多样性,如描述特征、论证、辨析、评价、制订方案等,完成具体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方法不能超出要求。任务设计应具有合适的思维水平层级,以考查学生视野的广度以及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要清晰,便于阅卷操作;能根据答案的开放度、探究性等因素,合理拟订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在基本立场、观点上要坚持统一尺度,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素材,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能根据试题难度和思维含量,通过等级描述等方法,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

样题示例

   样题1

图1是我国航天事业中一些工程的名称,有网友感慨,中国航天

太会起名了!

1652172756(1).png

     图一

       (1) 请解析这些命名中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元素?

       (2) 我们国家的运载火箭被命名为“长征”,请简析其中的寓意。

       (3) 如果请你为新一代运载火箭命名,你想起什么名字?说说理由。

     【样题说明】本题情境真实而且典型,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情境呈现方式新颖,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展现学生的文化自信。本题通过真实情境,设置开放性、探究性任务,有效考查学生政治认同的发展程度,做到了融知识、情境、素养于一休。

       样题2

       材料一    家,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表示与室家 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农户多在屋子里养猪, 所以屋子里有猪就成了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1652172996(1).jpg

       材料二    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认为孝顺有'‘三种境界”:一是养长 辈的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二是养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三是养长辈的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

     (1) 运用所学知识,解析材料一中蕴含的对“家”的认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学生应该如何孝顺父母。

     【样题说明】本题的情境素材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新颖, 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与心理发展规律。考查的课程内容属于义务 教育阶段道德教育的核心。无论从涉及的情境还是课程内容看,均具 有典型性。根据题目的任务,可以从材料解析中判断学生对“家”的理解深入程度,可以从感恩父母的做法来判断学生道德修养的发展水平。

       样题3

       八年级的同学准备在社区开展《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宣 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为宣传活动准备的材料。

       材料一

       垃圾分类开头难,养成习惯成自然;垃圾分类护环境,源头分投很重要;四色箱桶并排放,分门别类是关键;垃圾分类我给力,美丽家园我受益。

       材料二

       第三十四条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一)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 分别投入相应标识的收集容器……

       第六十八条 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由城市管 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 以下罚款。

       个人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进行劝阻;对拒不听从劝阻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应当向城市管 理综合执法部门报告,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给予书面警告;再次违反规定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节选) 请你结合材料,拟订一个宣讲提纲。

       【样题说明】本题情境真实而且典型,高度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设问具有开放性,任务贴近初中学生的实际,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兴 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没有超出课程内容范围。本题通过设置真实情境、开放性任务,有效考查了学生的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以及健全人格中的沟通交流能力。

(三) 教材编写建议

1. 教材编写原则

       (1)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教材编写要坚持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作为首位要求,旗帜鲜明地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重大主题教育内容,用正确的理论武装青少年头脑,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

       (2) 与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创新同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在教材编写中要充分、及时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根据时代变化不断充实新的内容。

       (3) 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要求建构内容。强化一体化设计,按照小学低、中、高年级和初中四个学段,学习要求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学习内容各有侧重,实现教材内容的相互衔接、层层递 进。在教材设计上要关注与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衔接。

       (4) 教材设计要基于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着眼于发展学生 的核心素养。充分关注学生可感受、可参与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逐步扩展和深化自己的认识,学会正确 的思维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的呈现要有 利于培育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高思维水平。

       (5) 教材设计要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现实。选取具有时代特色的素材,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加以呈现,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 社会发展。

2. 教材内容选择

       (1) 要重点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重大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反映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

       (2) 要遵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 综合性。根据学生身心不断发育成长的实际,以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 内容为主,以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为主题,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内容和素材,形成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相互支撑、螺旋上升的内容体系,全 面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

       (3) 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要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现实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效、渐进的阶梯,实现课程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

       (4) 既要注重育人要求的一致性,也要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等差 异。既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阐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符合规定的知识类别、覆盖广度、难易程度等, 也要考虑城乡、区域差别。

3. 教材编排与呈现形式

       (1) 要保持教材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各册要保持整体连贯和相互衔接。教材正文与辅文、栏目的比例应适中,栏目之间要分工明确、 边界明晰。

       (2) 要注重逻辑性,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合理处理各个教 育主题的铺展顺序、层次和逻辑关系。

       (3) 教材语言风格要简洁、精当、平实。语言既要准确规范,简 明扼要地表达相关教学内容,又要亲切自然,利于学生接受。各个主题教育的内容要与鲜活生动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将文件语言转化为教材语言,为教师教学提供引导。

       (4) 确保适应不同学制的要求。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分为“六 三”学制和“五四”学制两种版本。“五四”学制6年级教材体例要求等应符合初中学生学习、生活特点。

(四)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包括图书、音像资料、数字化资源,以及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案例。

1. 坚持目标导向,精选优质课程资源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聚焦核心素养,结合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精选有助于学习活动开展与目标达成的优质资源。课程资源的选择要立足学生实际,重视资源的典型性和适切性, 注重知识性与价值性有机统一,发挥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发展的育人价值。

2. 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程资源

要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利用和开发各种 课程资源;注重发现、利用学生中间和本地区的先进模范等榜样资 源,引导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和 支持,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如重要人物、 重大事件、伟大成就、重要作品、重要节日纪念日、故居遗址遗物、 馆藏文物等,丰富教育教学活动形式;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资源建设,要精选、整理和加工资源,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课程资源支持。

3. 建立开发机制,共建共享课程资源

各地区、各学校在课程资源开发中要增强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意识,统筹规划建设课程资源系统;重视线上线下互动体验平台等数字化资源建设,逐步建立地区之间、学校之间资源互补、共建共享的机制;可建立中小学、高校和研究机构资源建设共同体,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持续更新优化资源。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严格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五) 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

地方各级教研部门、师训部门和学校要以课程实施为重点,加强教研和对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用好教材,发挥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 教师培训

(1) 整体设计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要着力加强教师专业课程培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以及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 要思想等方面的培训。要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突出“政治要强、情 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标准,做到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加强教师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比如伦理 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注重课程理念、课 程育人价值的培训,引导教师深入领会新时代对道德与法治课程铸魂 育人的新要求。

(2) 强化培训组织管理

组建由课程专家、学科教育专家、教研员、骨干教师组成的结构 合理、优势互补、便于实施的培训团队;从研修方案制订、研修课程 规划、工作坊设计与组织、新课程实施关键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等方面 开展培训者培训;重点培育适应各级各类培训需求的培训者,特别要 注重培养本区域专家,发挥一线专家的课程引领能力。注重发挥教研 系统的作用,完善各级教研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建立省、市、 县、学校各级教研部门分级实施培训的体系。遵循大中小学德育一体 化的要求,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的不同,结合各地实际,用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统领学科知识,把课程标准、统编教材与历史资源、现实案例结合起来,丰富培训资源。

(3) 采用多样化培训方式

根据培训目的与内容,可采用专家引领、全员参与、分级培训、 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等形式,通过案例示范、专题研讨、工作 坊研修、跟岗研修、现场教学等方式,将教师自主学习与集中培训、 集体备课相结合,专题研讨与跟岗研修相结合。倡导参与式、体验 式、研究式培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培训的支持和服务功 能,创新开放式的学习环境,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有机 融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在培训过程中,针对教 师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注重对话互动,紧扣教学实际,促进教师准确 理解和把握课程改革总体思路和要求,帮助教师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水平。

2. 教学研究指导

(1) 基于整体设计开展教研活动

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研究社会的新变化、新问题,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回应“时代之问”。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促进 区域合作,根据教师教学的需要开展不同层级、不同范围的区域教学 研究。教研活动要掌握教师的困惑与需求,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教研 活动,为促进教师对课程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专业保障。

(2) 聚焦关键问题开展主题教研

重视开展重大主题教育的教研。教研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关键 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研,关注教师教学中的瓶颈问题,基于对 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制约因素的分析设计好教研主题,如怎样确定以发 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等。教研要发挥主题引领的功能, 激发教师集思广益聚焦研讨,以增强教研的启迪性和获得感,提高教 研质量。教研要注意补短板,如围绕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生命 安全与健康教育、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开展教研。

(3) 采用多样化教研方式

根据教研目标、教研内容、教师的实际需求,依据不同教研主 题,采取多样化教研方式,如名师示范课、教学主题微论坛等,以提 升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教研培训中要重视发挥教师潜能,重视经验分 享,通过交流共享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深度互动,提升教师教学实 施的专业能力。

3. 校本教研指导

(1) 聚焦具体问题

要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的作用,针对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 的具体问题,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和策略。

(2) 以科研促教研

引导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通过科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促进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增强教学实效。

(3) 改进教学实践

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获取 证据,分析筛选和评估改进,以“问题一反思一改进一实践”的策 略,持续提升教学能力。

附录核心素养学段表现


核心素养

1~6年级

79年级

政治认同

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在情感和政治上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强烈的中国人身份认同感。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在政治、思想、理论、情感上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动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坚定理想信念,坚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初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志向。

核心素养

16年级

79年级

道德修养

努力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勤劳节俭、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知道劳动不分贵贱。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

初步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自觉践行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理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形成诚实劳动的意识,初步了解职业道德规范,有做未来好建设者的志向。

法治观念

了解宪法常识,初步认识宪法的地位,具有初步的平等观念,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了解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形成规则意识,知道法律能够保护自己的生活,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和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初步了解宪法主要内容,以及个人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强化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和守法用法意识,初步树立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观念,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具有生命安全意识和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核心素养

1~6年级

79年级

健全人格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平等对待他人,乐观开朗,自尊自信,珍惜生命,能够觉知、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够与父母、同伴、老师等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往;能够理解和帮助他人。具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能够勇于克服困难,主动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同理心,能友爱互助。

具有自立自强、理性平和、坚韧乐观的人格,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能够主动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真诚、友善,具有互助精神。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具备应对挫折的积极心理品质。

责任意识

关心他人和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集体荣誉感,学会对自己负责,主动承担相应的家庭和学校事务,树立主人翁意识。热爱自然,爱护学校、社区和公共环境。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

关心公共事务,关心国家发展和前途命运,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具有现代生态文明观,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自觉保护环境。具备民主与法治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民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