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ChatGPT助推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机遇、应用及挑战

2023-08-07

徐光木 等:ChatGPT助推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机遇、应用及挑战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3年第5期第19—28页。作 者徐光木,湖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副教授。摘 要:当前,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面临资源不均衡、评价不全面、成本高昂等问题,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注入内生动力并大幅降低转型成本。随着ChatGPT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在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中将获得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包括自动生成海量题库、建立虚拟考场、服务学校多元化选才、学生个性化成长等。ChatGPT的应用同时也面临着伦理、技术、意识形态和不确定性等多方面挑战,对此应清醒认识,辩证看待。关键词:ChatGPT;教育考试数字化;应用场景;人工智能  在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正在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产生深刻影响。近年来,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推进,为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演进提供了基础性支撑。国际人工智能初创组织OpenAI首席执行官Altman认为,AI技术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开发的最伟大技术”,将重塑现有社会[1]。2022年底,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ChatGPT)的问世,进一步强化了学界和公众对于AI技术先进性的认知,后者认为ChatGPT及其紧随其后的其他大数据大算力模型将在教育、文化、经济等领域催生一场深刻革命,给各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ChatGPT在推出不到半年时间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在线聊天、撰写邮件、翻译、编写代码、起草文案和课程论文等,其全球用户已达数亿[2-3]。ChatGPT也被应用于教育考试场景中,有研究发现ChatGPT在SAT等教育考试中表现不俗,已经能考出中等水平成绩,尤其是在撰写英文作文方面表现优异[4-5]。更有学者指出,ChatGPT不仅能够参加考试并考出理想成绩,而且能够重塑教育考试,助推其数字化转型[6]。在数字化加速转型背景下,特别是在ChatGPT不断推陈出新条件下,分析基于ChatGPT的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困境和机遇,探究ChatGPT在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应用场景,以及研究ChatGPT应用于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可能面临的挑战,对于深入推进教育考试数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要求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7]。然而受传统观念、数字技术、评价工具等因素制约,当前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还面临着不少困难。    1.1 数字化资源不均衡  教育考试数字化属于教育数字化的一部分,教育数字化必须立足于现有教育数字化资源。当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资源发展极不均衡[8],主要体现在:一是硬件设施方面,教育数字化发展依赖的计算机、平板电脑、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硬软件设施分布不均衡,一些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缺乏相应设备,学生难以获得数字化的资源和学习体验;二是师资队伍方面,目前具备教育数字化学科和知识背景的师资比较匮乏,大部分教师还没有掌握使用数字化工具的能力,难以利用数字化工具开展教学活动;三是数字化教材方面,视频、音频、图像等多媒体教材建设十分滞后,缺乏数字化教材的相关标准;四是网络环境方面,教育数字化需配备健康、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然而在农村偏远地区,普遍存在网络质量差、带宽过低甚至缺乏网络连接等问题,造成教育数字化过程艰难曲折,目标难以实现。    1.2 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  教育考试数字化并不一定能解决好评价的全面性问题,如解释力不足、统计精准性不够、忽略数据库间的链接整合,等等[9],是教育考试数字化进程亟待攻克的难题。其原因来自以下3个方面:第一,教育考试可能只涵盖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某些方面,而没有评估学生的其他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可能导致在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优秀的学生在考试中表现不佳;第二,尽管教育考试能够提供学生学习程度的信息,但可能无法顾及学生考试时的焦虑等情绪,而这些因素极有可能影响学生的成绩结果;第三,评分标准尽管是客观的,但执行评分标准的教师却带有主观性,如有的教师强调理论知识,有的教师重视实践知识,有的教师关注文字精练性,有的教师在意表述丰富性,等等,因而可能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当前,教育考试数字化尽管在考试方式改革和条件保障等形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仍处于工具性阶段,尚未深度介入到考试评价的内容方面,因此,在教育考试数字化现有水平下,实现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目标仍然面临不少现实问题。    1.3 数字化成本高昂  一般认为,教育考试数字化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大量投入,成本高昂。在技术设备方面,包括新基础设施、服务器、音视频设备等在内,这些设备的更新和维护需要经济成本的持续投入[10];在数字化教材方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创生出教材建设新形态,推动了数字教材的发展,由此催生的在线课程、在线考试、电子书籍、视频教程等,需要高昂的制作、维护和更新成本[11];在师资培训方面,智能化教育环境使人-机关系从辅助转向协同,人机协同构成智能化环境下教师数字化能力的转型方向[12]。教育考试数字化因而离不开掌握使用数字技术设备和应用平台等基本技能的师资队伍,而培训和加强师资队伍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在数据安全方面,数字化在为工作、生活以及社会经济转型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正在逐渐模糊个体与群体信息数据的边界,个人信息数据面临着被盗用、窃取、泄露等风险。教育考试数字化发展要求充分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以及保障考试过程和结果数据的安全[13],这些工作同样离不开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持续投入。2 ChatGPT为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  ChatGPT由国际人工智能初创组织OpenAI推出,本质上是一个聊天机器人模型。其内在机理在于,在对大量文本数据进行预训练(pre-trained)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模拟人类对话,执行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如文本生成、问答、翻译、提供建议等。ChatGPT自 2022年12月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已经相继推出ChatGPT、ChatGPT Plus、GPT-3、GPT-4等多个版本。ChatGPT每升级一次,都实现了对原版功能的优化和拓展,在教育、文化、商业等越来越多领域得到广泛使用和受到普遍欢迎,如代理发送邮件、协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和课程论文、编写和调试计算机程序、进行音乐和文学创作等。随着ChatGPT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ChatGPT将向教育等领域深度拓展,为AI背景下相关领域的革新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便是其最有可能应用的领域之一。ChatGPT将为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带来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革新对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传统认知  教育考试数字化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不仅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而且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公众对数字经济表现出两种极端情绪:一是数字经济虚无观,认为数字经济不过是对传统经济形态的重构和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市场经济融合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经济的一种新常态,无须过度关注和焦虑[14];二是数字经济威胁论,认为数字经济尽管可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但数字技术既促成又威胁职业认同,导致二者之间关系紧张[15]。在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问题上同样如此,不少人认为,至少对于当前我国而言,受制于传统纸笔考试观念、地区发展差距较大、新基建发展滞后、人口信息化素养水平不高等因素,实现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这一宏伟目标任重道远。ChatGPT一经问世,便创造出用户量在短时间内过亿的奇迹,率先推动在线学习等领域实现或部分实现数字化,而且在各项考试中能够考出优异成绩。2023年3月14日,OpenAI在GPT-4的发布公告中指出,GPT-4能够以高分通过各种标准化考试,如SAT获得700分,GRE几乎满分[16]。这说明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既与传统虚无主义不符,又无须人为设置过多前提,需要本着客观、理性、务实的态度,多角度、全面系统分析影响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各种因素,而不是用静止、孤立的眼光看待问题。因此,立足我国新基建发展现状和趋势,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同样能够顺利推进。    2.2 为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注入内生动力  当前,命题题库化、评卷自动化、在线考试自适应化成为世界各国推广标准化考试的主流模式,是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然而,受制于人工、场地、网络技术、知识更新频度等因素,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举步维艰,其中,智能化综合应用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是关键短板[17]。ChatGPT能够凭借其智能化、实时化、互动性等特征打破这一僵局。例如,ChatGPT在接到指令后,能够与用户进行双向实时互动,按照指令要求瞬间完成不同科目、各种题型的命题任务,从题目到答案,一应俱全。过去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数月才能完成的题库组建工作,在不考虑命题标准等条件下,ChatGPT最短几秒钟的时间便可以完成。ChatGPT还可以借助大型语言模型,按用户要求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半自动化和自动化评判,这些功能不仅有助于提高考试速度和准确性[18-19],还能够使教师从繁重的事务性、非智力性劳动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复杂、创新性工作[20],以更好地解决教学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21]。此外,ChatGPT由于提供了跨语言支持,做到用多种语言编程,实现了翻译过程的内部化,使得学生在应考过程中的语言障碍不复存在,为非主流语种的学生参加考试提供公平机会。可见,ChatGPT作为一个集成化、复合型的AI模型,能够为考试智能化发展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    2.3 大幅降低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成本  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高成本被视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新基建成本。教育考试新基建主要包括考试AI能力中心、大数据中心、5G、物联网等可应用于教育考试场景的融合基础设施,是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基础,构成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硬件部分。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还必须有相应的软件系统作支撑,如教育考试的数字基座就是专为教育考试场景打造的一套教育考试数字化操作系统,相当于数字化教育考试的中枢和大脑,统一管理人员、设备、数据和应用等,以期实现开放共享、技术集成、应用联动和资源协同[8]。二是教育考试数字化模式下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成本。不以终结性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而是综合终结性、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成绩进行全面考核评价,是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之一。相比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利于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考生[22]。近年来,我国教育考试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之所以面临应对策略乏力、制度设计缺失、数据流动不畅、施考模式滞后等问题,除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外,传统模式下的过程性评价成本高也是重要的原因。以高考为例,过程性评价涉及教学活动的诸多环节且贯穿整个高中学习阶段,因此,高等学校和招生考试机构想要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的过程性信息,必须反复考评和记录。然而,我国人口基数巨大,高中学校数量众多,招生考试机构在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下显然无力承担这一艰巨任务,把事关高考升学的重大任务交给高中学校独立完成又可能导致信息失真,必然会产生学校之间评价信息的横向可比性问题,从而对高考录取的公平性构成戕害。基于此,我国在高校招生中要么推迟或放弃过程性评价,要么斥巨资对招生考试机构进行职能和规模重构,这都将造成推广过程性评价的成本高昂。  ChatGPT为降低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成本找到突破口。一方面,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条件下,仅仅依靠ChatGPT就能够实现命题题库化、评卷自动化、在线考试自适应化等目标和功能,而无须客观支付成本或者仅需支付少量成本;另一方面,基于ChatGPT的在线考试能够全面记录考生答题过程,分析其学习能力,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试题及反馈,实现对考生答题过程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对答题结果的评价。随着GPT-3、GPT-4甚至更高版本的推出,上述功能必将日益强大和完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过程性评价的推广和教育考试数字化的转型。本文根据ChatGPT在教育考试数字化进程中的革命性贡献制作示意图,见图1。3 基于ChatGPT的教育考试数字化应用场景  目前,ChatGPT被应用于多种教育场景,尽管存在争议,但已经取得较为理想的预期效果[23]。随着人们对ChatGPT认知的提升和ChatGPT的日益成熟,ChatGPT在教育考试数字化进程中将获得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目前正在广泛运用的ChatGPT-3免费测试版为分析工具和研究对象,从考试机构、学校、学生等多个维度进行初步讨论,可以归纳为4大应用场景。    3.1 海量题库的自动化生成  AI人工智能的算法有很多,如决策树、随机森林算法、逻辑回归、线性回归等。借助一定的算法,ChatGPT把海量的互联网信息和背后团队的知识贡献融为一体,使得瞬间自动生成海量题库成为可能。本文部分截取了作者与ChatGPT的对话作为实例。  例1 作者:请生成一道高中一年级数学选择题。  ChatGPT:好的,以下是一道高中一年级数学选择题:  已知a+b=5,a-b=1,求a和b的值。____  A.a=3, b=2 B.a=2, b=3  C.a=4, b=1 D.a=1, b=4  可以看到,在ChatGPT现有的认知水平下,已经能够基本完成中小学阶段各科目试题的自动生成任务,这至少产生以下3个方面影响:第一,在ChatGPT助手协助下,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命题教师的非智力劳动工作量,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与货币成本,方便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创新性劳动;第二,题库容量被无限拓展,如果将现有题库比作一潭池水,基于ChatGPT的题库将是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二者无论是在容量还是流动性方面都无法相提并论;第三,除了能够自动生成试题,ChatGPT同样能够对应生成参考答案。    3.2 基于ChatGPT的虚拟考场  2020年4月以来,在线考试已经实现从基于中心考场的考试向虚拟考场的飞跃,家庭版TOEFL便是其中的代表[24]。然而,家庭版TOEFL所营造的虚拟考场,其试题来源仍然是存储在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TS)总部服务器中的中心题库,题库容量仍旧有限。题库容量的限制不仅为各种投机行为(如培训机构试图有组织地掏空题库)留下了空间,而且制约了在线考试优势的发挥和进一步发展。虚拟考场只是在线考试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第一步,而现在ChatGPT则为其质的提升创造了可能。首先,ChatGPT凭借海量题库的自动化生成,使在线考试、虚拟考场的公正性获得进一步的保证,从而强化前者之于传统纸笔考试的优势地位;其次,目前虚拟考场已经实现了对人的表情、动作等的AI识别[25],如果再辅之以ChatGPT条件下试题自动随机生成等功能,其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凸显;最后,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纸笔考试和在线考试、虚拟考场将经历此消彼长的过程,前者将在越来越多的考试领域中被后者取代,如学校的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地方性的学业水平考试,全国性的英语水平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  例2 作者:请生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经济学基础》5道判断题。  ChatGPT:好的,为您生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经济学基础》5道判断题。  通货紧缩政策主要采取货币供应量的扩大来缓和通货膨胀。  答:错误。  市场竞争的存在可以有效保证消费者利益最大化。  答:正确。  ……  可见,在ChatGPT条件下,根据课程目标等自动随机生成符合要求的试题,并作出初步评判,使虚拟考场有能力成为ChatGPT等AI技术服务于教育考试数字化的重要增长点。    3.3 服务于学校多元选拔人才  面试作为一种选拔个性化人才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深受学生和学校的欢迎。然而,在我国,受制于人情社会、技术条件等因素,面试在我国学校招生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不突出,往往作为笔试的补充。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能够凭借其客观性、智能化等特征,摒除人情、技术等因素的困扰,形成一对一、个性化的考试选拔场景。即在ChatGPT支持下,学校可根据自身特色和培养方向,借助ChatGPT的自动化、自适应性等特性,在同一时间内,以更低廉的成本、更高的效率选拔所需要的人才。借此,学校的个性化需求将会被彻底激发出来,呼唤包括ChatGPT在内的AI技术不断发展升级,完善服务功能,形成个性化选拔人才需求与AI技术不断进步之间的双向互促。事实上,ChatGPT-3已能初步实现上述功能。  例3 作者:我是一名报考中国“双一流”高校法学专业的高中毕业生,现在进入面试环节,请向我提一个问题。  ChatGPT:非常好,以下是我的提问:  请问:你作出过哪些积极的努力来了解法学专业,为什么想要报考法学专业?  作者:我想做一名公正的法官。  ChatGPT:这是一个很好的志向!那么,我想了解以下问题:  你对公正和法治的理解是什么?  你认为法官的职责和角色是什么?  在你看来,一个好的法官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你会如何保持公正,在判决案件时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在例3中,对话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除考生本人外,完全不需要第二个人参与。在这种场景下,考官所担任的不再是提问者和倾听者的角色,而是对考生与ChatGPT之间的对话记录进行评阅的角色。也就是说,此时的对话记录即可被认为是答卷本身,而每名考生因为回答上一道问题的内容和方式不同,ChatGPT结合自己理解自动生成的下一道问题又有所不同。随着考生与ChatGPT对话的不断深入,考生的个性化特征和能力倾向等得到了全面呈现,这既有利于排除因考官个人倾向性等因素对考生成绩产生影响,也有利于解决传统面试场景下不同面试小组间的横向可比性问题。因此,ChatGPT可以被视为个性化选拔人才模式下解决公平性难题的适切方案。    3.4 服务于学生个性化成长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个性化发展,是新高考改革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而现实难题是,即使高考科目组合从过去的文理分科发展到现在的“3+1+2”或“3+3”选科模式,考生的选择余地实际上仍然十分有限。因为此种模式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结果性评价的困扰,以等级或分数评价学生,无法对考生的学习过程作出评价。而过程性评价是对思维过程的原始呈现,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考生的理解、归纳、推理、判断等能力,是对考生知识掌握、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在ChatGPT支持下,过程性评价从过去的对整个学业过程进行评价,具体化为对考试过程进行评价,考试组织成本变化不大,但评价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可以抽象化为:考试过程作为整个学业过程的浓缩样本,不仅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反映,还是对学习过程、思维过程的客观反映。这一评价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激励学生加强思辨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而不是片面追求考试分数。这样就自然解除了考生对于个性化成长与结果评价之间内在冲突的担忧,从而打开阻碍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枷锁。基于ChatGPT的过程性评价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学习过程的内在机理,见图2。4 ChatGPT应用于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挑战ChatGPT作为AI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问世到得到较广泛运用,只是经历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其存在问题可能尚未得到充分暴露。ChatGPT应用于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还面临一定挑战,这些挑战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4个方面。    4.1 伦理层面的挑战  从纯技术角度,由ChatGPT随机自动生成一套试卷甚至一个包含数亿道试题的庞大题库已经不是难题。主要问题是,命题不仅涉及科目知识,还涉及相应的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评价重点等多方面要求,因此,在伦理上ChatGPT还无法对教师形成替代。  例4 作者:请生成一套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包括100道选择题。  ChatGPT:我可以生成100道数学选择题,但是出于教育伦理和义务的原因,我不会为你生成一份完整的试卷。试卷应该由正式的教育机构、教师或教育相关人士负责编写,以确保试卷严谨、客观,符合教育标准。  作者:请生成一道小学三年级数学题。  ……  作者:请问我今天的答题情况可以得多少分?  ChatGPT:我是一个AI机器人,并不是你的老师或考官,所以,我不能给你具体的分数。不过,我很高兴能陪伴你一同学习和练习数学,希望你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思考,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相信你一定可以成为数学小能手!  另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由ChatGPT自动生成的试题和题库可能会面临侵犯知识产权的风险。ChatGPT自动生成题库虽然无法取代教师和专家的作用,但可以为后者开展工作提供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支持。因此,源数据的知识产权及ChatGPT加工生成后的知识产权是一个绕不开的结,还有待从伦理、法理上进一步论证。可见,来自伦理层面的挑战是ChatGPT服务于教育考试数字化的首要问题。包括ChatGPT等AI技术在内,首先应当定位为服务人类的工具,而不是取而代之,否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极大风险。    4.2 技术层面的挑战  尽管ChatGPT背后有大数据作为支撑,但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预训练数据也会失之偏颇,如果过于信任或审查不当,将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国外最新研究表明,大型语言模型可以延续和放大社会上现有的偏见和不公平,可能对教学过程和考试结果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模型是在对某些群体有偏见的数据基础上训练的,那么它就可能产生对某些群体不公平的结果,如对于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因此,必须确保训练数据来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使之充分代表不同人群,确保ChatGPT在应用于教育考试数字化场景时能够同时兼顾公平[18]。同理,受互联网信息和预训练数据的限制,ChatGPT在具体应用中也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  例5 作者:三国时期发生了哪些著名战役?  ChatGPT:三国时期,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战役,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  五丈原之战:公元234年,蜀汉大将赵云率领部队与曹魏诸葛亮的势力发生了重要战役。虽然蜀军赵云表现英勇顽强,但终究没有成功击败曹魏军队。  在例5中,ChatGPT将诸葛亮划归曹魏阵营,显然犯了一个重大的常识性错误。由于教育考试承载着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必须务求准确、极为审慎,因此在推进教育考试数字化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所用的原则,切不可对ChatGPT等AI技术过度依赖、盲信盲从,甚至受其驱使。    4.3 意识形态层面的挑战  在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突出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因此,AI技术背后也难免会掺杂一些意识形态元素;与之相应,AI产品也不可能完全是客观意义上的产品。其中,有些意识形态元素相对容易识别,而另一些意识形态元素则相对隐晦,需要认真鉴别。ChatGPT在应用于教育考试数字化场景时,特别是服务于政治、历史等科目的试题生成、自动组卷和复习备考时,更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如在谈到美国主动挑起中美贸易战和中美人权问题时,ChatGPT倾向于突出贸易战出发点的合理性和美国在保护人权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业绩,并给予积极正面评价,强调其他国家应以美国为样板或标准,对美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则只字不提;在谈到中国的人权状况时,指出我国在人权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及时改进,参照对象自然是美国。可以看到ChatGPT作为一款由美国人主导开发的AI技术模型,存在明显的双标倾向。在政治类敏感问题的对话中,ChatGPT看似在刻意回避或持中立态度,却隐藏了其真实的意图。因此,我国学校在利用ChatGPT生成试题、自动组卷和指导学生利用ChatGPT复习备考时需要格外留意,防范在先。4.4 AI不确定性的挑战  AI技术飞速发展给未来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数据的不确定性,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持和训练,但就目前而言,数据在质量和数量方面可能存在不准确、虚假、偏见、偏差、人为操弄等问题;二是算法的不确定性,由于模型的复杂性、缺乏可理解性,人工智能算法的决策过程并不透明,因此,当算法产生异常时,人们很难解释该异常是如何发生的,这可能导致数据分析师、政策制定者和行业实践者在处理问题时存在困难甚至受到误导;三是自动化的不确定性,采用自动化决策、机器自主行为可能带来各种风险,如机器故障、设备安全性和隐私等,可能会导致实际结果出现偏差。这些不确定性的存在,为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带来了风险。5 结束语  AI时代已经来临,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数据、大算力模型推动AI进一步走向大模型时代。在这一背景下,教育考试必将和其他领域一样,在数字化道路上紧随时代发展大步迈进,包括虚拟考场、智慧考场、自动生成海量题库、自适应性考试、自动组卷评分、人机对话模拟考官面试等在内,都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ChatGPT作为工具和助手,能够越来越完美地完成人类交办的各项任务,使人类从繁重的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投身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领域,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26]。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ChatGPT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高效和便捷,尚有诸多伦理性、技术性难题有待解决,特别是ChatGPT作为一款出自美国本土的AI技术模型,其背后暗藏着许多意识形态和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我国在借助ChatGPT等大模型推进教育考试数字化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辩证地看待这类新生事物。一方面,本着批判的态度有条件地吸收和借鉴,充分利用其长处,力避其有害成分;另一方面,集中精力和资源尽快开发基于中国本土、核心算法的大数据大算力技术模型,使AI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教育考试的数字化转型。 参考文献:(略)声明:本文转载于《中国考试》,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2023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3-06-08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3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中国考试 中国考试 2023-06-08 17:31 发表于北京       2023年高考英语命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按照“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结合中学英语教学和备考实际,坚持落实立徳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深化基础性考查的同时,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一、坚持立德树人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1 聚焦铸魂育人,落实核心素养考查      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通过选择特定主题的语篇,落实核心素养考查,引导学生养成喜爱读书、善于求知的学习习惯,培育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思维品质,倡导爱护自然、热衷环保的生态理念。      新课标Ⅱ卷阅读部分选取的语篇介绍一本关于书本的书,通过有关书本和阅读的艺术作品图片展现书与读书人的历史;全国甲卷阅读部分选取的语篇讲述作者畅游于哲学书籍阅读的海洋,重点介绍Eric Weiner的The Socrates Express一书,说明哲学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这些语篇引导学生重视书籍阅读和知识的积累,丰富学识,积淀文化底蕴。新课标Ⅰ卷阅读部分第二节选取的语篇讲述要学会适度自我原谅,通过罗列个人优点和做过的好事来增强自信;全国甲卷阅读部分第二节选取的语篇通过给出三个方面的建议来讲述如何成为更有耐心的人。这些语篇通过说明阐释和给出建议引导学生养成自尊、自爱、自信的心理素质,积极乐观地看待自己、善待他人。各套试卷还选取设计具有污水净化能力的生态设计、接触自然有益于人们生活的实验研究、关于美国灰熊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的探讨、室内植物养植有益于提高生活质量等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和周围环境,培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2 引导体美劳教育,夯实全面发展基础      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选材,合理设计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和考查情境,体现高考对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引导。      在体育方面,全国乙卷完形填空题选取美国体操运动员Gabby Douglas在华人教练的培训下,经过刻苦努力最终获得奥运会个人全能冠军的语篇;新课标Ⅰ卷完形填空题选取一名越野赛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将受伤的运动员背至终点就医的语篇。这些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体育与身心健康,提高运动意识,在体育锻炼中锤炼意志,涵养体育精神。在美育方面,全国甲卷听力部分选取音乐家Maxim谈论其担任柴可夫斯基公开赛裁判的经历的材料;全国乙卷阅读部分选取一位摄影爱好者如何拍摄出高质量风景照片的语篇;新课标Ⅱ卷阅读部分选取向为学习绘画的朋友提出一些建议的语篇。这些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加深对艺术的认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以美育人。在劳动教育方面,全国甲卷阅读部分选取作者Terri的DIY经历和DIY给她的生活带来好处的语篇;新课标Ⅱ卷阅读部分选取阿比•哈拉米略和另一位老师在学校开设劳动课程、带领学生养花种菜的经历及其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语篇。这些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在实践中养成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3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所选语篇弘扬爱国主义,通过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      全国甲卷书面表达题设置的情境是,学校举办以用英文讲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考生以一位中国历史人物为题写一篇短文投稿;全国乙卷语法填空题语篇讲述首都北京悠久的城市历史,主张城市发展建设一定要尊重传统、保存好城市的珍贵遗产。新课标Ⅰ卷语法填空题语篇讲述中华美食小笼包的美妙滋味与制作知识。各套试卷中的其他语篇还提及中国历史上的女医生、华人体操教练、大熊猫等中国元素及相关知识。这些语篇和情境通过用英语讲述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和体现中国精神的优秀文化,同时以浸润的方式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二、坚持教考衔接 考查学科关键能力1 强调基础扎实,突出关键能力考查      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对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强调对基础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考查学科关键能力,引导中学英语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试卷在真实、地道的英语语境中考查基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直接考查基础语言知识的题型包括完形填空、语法填空、短文改错等。这些题型要求考生在正确理解语篇主旨大意的基础上,关注具体语境中不同词语、句子与整个篇章结构之间的联系,考查考生对英语词法、句法以及语篇知识的掌握运用。听力、阅读不直接考查语言知识,但强调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深入考查基础语言知识旨在引导中学教学依据课程标准,帮助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等基础语言知识,了解基础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语篇所表达的主题意义,养成一定的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      试卷突出学科关键能力考查,尤其强化对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关键能力的考查。阅读理解部分要求考生读懂选自英语原版书籍、报纸和杂志(含网络版)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写作部分强调对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运用一定句型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注重学科关键能力考查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不同的英语学习方式和实践活动,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协同发展学科关键能力。2 优化情境设计,重视思维品质培养      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在听力、阅读、语言运用和写作各部分根据所选素材创设不同的情境,通过增强试题开放性和灵活性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试卷进一步巩固和优化写作等试题的考查形式。除了写邮件等形式,写作部分还设置了根据提纲要点写短文等形式。全国甲卷设置的写作情境是,学校举办以用英文讲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考生以一位中国历史人物为题写一篇短文投稿;全国乙卷设置的写作情境是,考生以向学校英文报投稿的方式用英语描述学习一项新技能的经历及从中获得的体验和感受;新课标卷应用文写作设置的情境是,外教准备将学生随机分为两人一组,让大家课后练习口语,要求考生给外教写邮件说明这样分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新课标卷读后续写所选文章讲述一名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中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参加写作比赛并通过努力取得优异成绩的故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情节续写两段内容。这些精心设计的试题情境使写作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开放,在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考查的同时,强调对应用性和创造性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注重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和概括信息,从自己的视角正确评判周围事物和不同观念,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023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3-06-08

权威发布 |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3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评析中国考试 2023-06-08 16:31 发表于北京       2023年高考化学全国卷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命制遵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加强教考衔接,引导依标教学。试卷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突出关键能力考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一、彰显学科核心价值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试题追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选取文物、中药等作为素材,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课标卷第7题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国文物,考查文物及其修复材料中成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科学文化。全国甲卷第8题以中药藿香蓟的有效成分为素材,展现了我国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和作用。2  展示我国科研成果,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试题选取我国科学家的创新科研成果,在考查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激发考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新课标卷第9题以我国在多孔配位聚合物晶体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为载体,第10题以我国化学工作者研发的Zn-V2O5电池为素材,第12题以新颖前沿的生物酶催化反应为背景,展现了我国化学工作者在物质结构、催化机理、新型电池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弘扬了爱国主义情怀。3  精选试题情境素材, 体现学科社会功能      试题立足学科特点,结合学科与社会热点,围绕环境、材料等领域的成果,考查应用于其中的化学原理,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CO2引起的温室效应给环境带来影响,进而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将CO2高效转化为多碳产物已经成为非常活跃的化学研究领域。全国甲卷第12题切合当前热点,以近年科学工作者开发的新型电池为背景,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还原CO2并提高多碳产物的生成率,考查基础电化学原理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全国甲卷第35题以一种高效催化还原CO2的催化剂为背景,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学键类型、晶体类型与性质、晶胞结构等知识。这些试题既体现了化学的学科价值,又引导考生从基础化学知识的角度去观察思考新事物、新技术、新方法,落实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创新性考查要求。  二、持续加强考教衔接 稳妥推进高考内容改革1  遵循高中课程标准,引导依标教学      试题遵循高中课程标准,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标、回归课堂,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新课标卷第11题以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必做的“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简单的电镀实验”和“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等实验为载体,考查了元素化合物性质、原电池工作原理、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等内容,考查考生通过实验设计、现象观察,分析证据与结论关系的综合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2  创新试题呈现方式,减少机械刷题      化学试题创新试题呈现方式,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和理解文本、符号、图形、表格等信息,深度挖掘数据,客观全面地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概括和描述所涉及现象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信息中蕴含的规律或原理。新课标卷第13题以向饱和AgCl溶液中滴加氨水的反应为背景,呈现了一个自变量下的多个因变量变化过程图,考查了学生从图中提取和加工实验数据的能力。3  注重新老课标衔接,落实改革理念      化学全国卷共有3个卷种,试题均依据相应版本的课标命制,确保各卷种的考查内容都在课标要求的范围之内,不追求标新立异,不出“繁难偏怪”试题,通过依标施考,引导中学依标施教。全国甲卷第36题和新课标卷第30题以药物合成路线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者的合成路线中均含有带氨基的有机物,考查时严格依标命题。新课标卷第30题针对新课标所要求的“胺的结构特点”设问,考查了氨基官能团,而甲卷第36题则根据老课标要求,未针对氨基的相关知识设问。  三、突出关键能力考查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1  深化综合考查,促进知识体系构建      试题在突出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等内容考查的同时,强化对基础知识深入理解基础上的综合运用,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国新课标卷第29题以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合成氨为素材,紧密联系工业生产实际,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物质结构与性质等知识,试题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征,促进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全国乙卷第36题采用结构较为复杂的药物奥培米芬的合成路线作为素材,将高中阶段学过的有机化学反应和新反应结合起来,新反应通过已知条件给出,将基础和创新融入试题,设问由浅入深,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考查了学生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  坚持素养导向,考查学科关键能力      试题坚持素养导向,通过对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有效地凸现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掌握情况,反映考生的学科核心能力水平。新课标卷第27题以流程图形式呈现从铬钒渣中分离提取铬和钒的多步转化过程,将化学反应与中学化学知识相融合,考查了考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化学(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转化等综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逻辑推理、信息获取与加工等能力。3  关注学生感受,科学调控试题难度      在充分调研、科学分析学情教情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试题设问的开放性、思维的层次性、情境的新颖性、计算的复杂性等因素对难度的影响,在保证整体区分度的前提下,从以下三个方面合理调控试题难度:一是合理调控基础题数量,三套试卷均保证了适当的基础题比例,帮助学生稳定心态,发挥水平,提高答题感受度;二是降低计算量和复杂度,在设计试题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思维,尽可能避免较为复杂的数据计算。新课标卷第28题产率的计算、第29题晶胞中含有Fe原子数的计算、全国乙卷第28题反应焓的计算均减少计算量,避免了复杂的数值运算;三是精心调整设问方式,全国甲卷第36题第(7)问在存在较多同分异构体的情况下给出了限定条件使问题简化,并且采用选择正确答案的方式,降低试题难度。全国乙卷第26题第(3)问试剂的选取通过给出选项限定答案范围,降低难度。

2023年高考思想政治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3-06-08

权威发布 |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3年高考思想政治全国卷试题评析中国考试 2023-06-08 15:45 发表于北京       2023年高考思想政治全国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实现新课标首考落地,体现学科政治导向、价值引领的积极作用。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加强教考衔接,优化考试内容和考查方式,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科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一、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融入 筑牢思想理论基础高考思想政治学科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有机融入试题,让学生领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价值,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21题考查学生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原因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增强坚持“两个结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13题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六个必须坚持”的论述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地位和意义的把握,引导学生把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掌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  二、紧扣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是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8题以多地兴建宪法主题公园,开展宪法宣传、宪法宣誓、法律咨询等活动为素材,引导学生体会宪法的至上权威和社会治理最高准则的地位,涵养宪法精神和法治意识。第41题以父子间借款纠纷为情境,将订约履约、赡养义务、人民调解等多个民事法律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凸显民法典这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培养契约精神和法治思维,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的习惯。  三、坚持内容改革方向 强化学科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是当前高考内容改革的重要任务。高考思想政治命题坚持内容改革方向,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的考查,努力发挥考试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积极导向作用。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3题结合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论题,考查学生对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后件的逻辑关系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后件的逻辑关系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粮食安全与强国复兴的重要关联,提升正确使用假言判断和有效进行演绎推理的能力,进而培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40题以科学工作者培育多年生稻为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中所运用到的联想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和超前思维等创新思维方法含义的理解,引导学生辨识与判断这些创新思维的特点,认识并明确创新思维在现实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引领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探索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四、注重试题情境构建 提高考查载体适当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思想政治学科内容只有与具体的试题情境相融合,才能体现出它的素养意义,反映学生真实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23年新课标高考命题着力创设符合课程性质和素养考查要求的试题情境,力求提高考查载体适当性,达成学科考查目标。一是为体现实践性活动型课程性质而创设适当问题情境。如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41题选取家庭成员之间的借款纠纷为素材,创设贴近现实生活场景的试题情境,要求学生以人民调解员的模拟身份分析借款人的不当言行并提出解决纠纷的建议,体现出很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做到了与思想政治的课程性质相适应。二是为实现考查学科素养的目标而创设适当问题情境。如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8题,选取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兴建宪法主题公园开展宪法宣传、主题教育、宪法宣誓等活动的事实为素材,创设指向法治意识的试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兴建宪法主题公园开展相关活动对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作用,切实发挥了试题情境的育人导向功能。  五、推进试题开放设计 增强题型新功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考试命题要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也要求根据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特点设计开放性试题。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9题以“全球面临生物安全挑战形势下中国何为”为主题,要求学生以出席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生物安全会议的中国代表的身份,草拟一份阐述中国关于生物安全问题立场的发言提纲。这一任务在解答路径方式上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只要能从形势判断、政策立场和成就、进行国际合作的主张、对错误作法的立场等维度运用学科语言阐明立场,就可以很好地完成作答任务,试题的开放容纳学生多维作答、创新作答,发挥了开放性试题的应有作用。  六、采用分项评分方法 助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制定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要兼顾共同性与差异性,鼓励采用不同视角,采取不同思路,表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因此,要按照差异性的解题过程与思维过程划分评价等级,判断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完成学科任务的质量,推断其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9题作为开放性试题,设计了分项评分量表,对作答仅提出维度方面的要求。考生只要掌握我国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结合材料对全球生物安全形势有基本判断并能概括中国应对生物安全问题的成就,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并不要求答出要点式的标准答案。这种评分方式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助于引导学生发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3-06-08

权威发布 |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中国考试 2023-06-08 15:45 发表于北京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在新老高考并行、新旧课标交替时期,注重严格贯彻依标施考,试卷结构均衡,题量和难度适中,试题情境友好平实,为平稳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奠定良好基础。一、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 构建“五史”考查体系1 推进党史考查进一步深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考查学生党史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必然要求。高考试题从党史蕴含的丰富育人资源中选取素材,引导学生在具体史实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难题的理论自觉,并从中汲取思想养分,坚定历史自信。如文综乙卷第41题选取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不同文献,要求学生比较三方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态度和实质差异,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主张全面反攻、力争受降权是对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成果的巩固,对于保证战后国内和平、民主、团结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综甲卷第30题以党的“一大”关于当时工作重点的讨论为主题设置情境,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作出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战略决策,充分体现党在救国大业中表现出的先进性、创新性。2 注重考查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历史试题通过选取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典型史实,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增强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如文综甲卷第42题以武汉长江大桥为例,要求学生自主阐释一则新中国的“国家记忆”,考查对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掌握程度和对祖国建设成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认识。文综乙卷第30题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艺术家将现代艺术形式与民族风格相结合的文化创作成就,启发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精神内涵。3 坚持考查中华民族发展史高考历史试题通过选取我国五千年文明演进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史实,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如文综甲卷第47题以春秋时期孔子的“乐教”设置问题情境,展现“乐教”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独特功能,启发学生认识“乐教”丰富和发展儒家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文综新课标卷第43题呈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地域入手,思考该地域与中华文明内涵丰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试题将家国情怀与时空观念相融合,启发学生争做中华文明的拥护者、传承者。  二、落实教考衔接要求 彰显核心素养立意1 鲜明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新课标将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意在鼓励学生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如文综新课标卷第24题通过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特征突出唯物史观,考查学生对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基本特征的掌握程度。文综甲卷第25题以两汉间湘江流域和江浙一带的人口增长差异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准确运用时空观念的能力。2 全面呈现新课程标准特点2023年新课标卷历史试题注重呈现新的学习内容,增强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程之间的联系,引领学生从整体和多角度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如文综新课标卷第31题、32题分别以“古代世界的帝国”“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为考查内容,是对新课标中新知识的呈现,旨在考查学生对世界古代文明的认识深度。文综新课标卷第25题围绕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创设情境,将必修的“百家争鸣”与选择性必修3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相结合,考查荀子、韩非、李斯思想的共通之处,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整合和知识体系的建立。3 严格落实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历史学科命题落实依标施考,基于不同课标的卷种既在内容范围上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注重全面性、突出主干,又在考查要求上与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业质量标准对接,促进教、学、考的有机衔接。如基于旧课标命题的试卷在必修和选修部分的答题点均注意结合学生所学,必修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均有试题设计。而基于新课标命题的试卷则不再专门设计选考题,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均不超过课标中学业质量要求的水平4。  三、助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注重考查思维品质 1 鼓励创新意识、探究意识高考历史学科通过设置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或从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对论证结果进行反证、探索和创新,凸显思维的个性和潜力。如文综乙卷第42题以梁启超对“民德”的观点为主题,构建多视角问题任务,学生可以肯定或否定材料中的观点,也可以对观点进行商榷补充。试题具有较强的思维力度,对启发学生独立探究和进行观点创新具有积极意义。文综新课标卷第33题引入1808年欧洲的时事漫画《蛛网里的科西嘉蜘蛛》,引导学生对漫画的内容、性质和价值进行初步鉴别,培养对历史问题自主探究的能力。2 考查推理能力、逻辑思维历史学科通过呈现多维度、多角度、立体化和具有思辨特征的材料,加强对信息加工、逻辑推理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文综甲卷第41题引入学术界近年来对《塞尔登中国地图》的研究成果,从绘制方法、图像内容、流传收藏等角度立体描述了该地图的史料价值、来龙去脉,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判断该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对推理判断、逻辑表达等能力进行了较好的考查。文综乙卷第34题围绕20世纪30年代美国法西斯组织活动猖獗的史实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在找准题干关键信息的基础上调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3 凸显学以致用、灵活运用高考历史对应用性的考查,强调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对历史现象进行梳理、论证和探讨,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如文综新课标卷第35题围绕当今部分发达国家关于世界环境问题责任划分的热点话题设置情境,要求学生分析持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国家的真实意图。学生需要快速迁移所学的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认识到发达国家鼓吹“共同责任论”,实质是在推卸其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只有建设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真正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